新闻中心back

        经查,南昌市东湖区某某屋服饰店2017年4月在登记机关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后一直未办理税务登记信息确认,长期未申报纳税。2017年至2024年,该服装店通过拆分经营、隐匿互联网平台销售收入等方式,少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共计366.89万元。2025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南昌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其作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669.58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已追缴入库,罚款正在追缴中。

image.png

案例深度分析

这个案件虽然涉及的是个体工商户,但其违法手段和暴露出的问题在当前线上经营环境中极具典型性和警示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1. 违法手段分析:“传统手段”遇上“新型平台”

  • 核心手段:隐匿平台收入与拆分经营。

 这是典型的偷税行为。当事人并非简单的“忘记”申报,而是有意识地通过“拆分经营”(可能指将业务分散到多个个人账户、多个关联店铺)来化整为零,使单店收入“低调”地低于起征点或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从而逃避税务监管。

  • 环境背景:利用线上交易的隐匿性。

 互联网平台销售不像实体店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清晰的现金流水,其收入更具隐匿性。当事人可能错误地认为,只要不主动申报,税务机关就无法掌握其真实的线上交易数据。

2. 违法事实认定:从“未申报”到“定性偷税”

  • 关键定性:

 税务机关明确指出,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办理税务登记、不进行纳税申报,并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直接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被定性为偷税

  • 严重后果:

 一旦被定性为偷税,面临的就不仅仅是补缴税款那么简单。根据法律,将同时面临:
滞纳金: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年化约18.25%),这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成本。
罚款: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本案中罚款金额巨大,说明处罚力度相当重。

3. 稽查背景透视:“以数治税”时代的必然结果

本案最值得深思的一点是,税务机关是如何发现其违法行为的?这充分体现了当前“金税四期”背景下“以数治税”的威力。

  • 数据聚合:

 税务系统与工商、银行、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共享日益深化。即使当事人试图“拆分”业务,但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资金流向、物流信息等,在数据聚合分析下很容易暴露出关联性。

  • 风险导向:

 长期“零申报”或收入规模与经营情况明显不符的纳税人,本身就是税务稽查的高风险对象。互联网平台的销售收入数据,税务机关完全有能力通过法定程序获取。所谓的“隐匿”只是经营者的一厢情愿。


关键合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企业,都应从中吸取教训,确保合规经营。

1. 主体设立与登记环节:完成“工商登记”只是第一步

  • 必须办理税务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后,必须在规定时限内(通常是3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信息确认(“三证合一”后多为信息报告),这是法定义务,不可省略。

  • 准确认定纳税人身份:

 根据实际经营规模和预估收入,与税务部门确认自身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这直接影响适用的税种和税率。

2. 日常会计核算与申报环节:真实、全面、及时

  • 设置简单账簿:

 即使是个体工商户,也建议建立简单的收支凭证粘贴簿或进销货登记簿,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做到财务规范。

  • 收入全额确认:

 所有经营收入,无论来自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微信/支付宝转账,都必须全部、如实入账并申报纳税。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私人账户、拆分店铺等方式隐匿收入。

  • 按时申报纳税:

 严格按期(按月或按季)进行纳税申报,即使当期无收入,也需要进行“零申报”。

3. 风险意识与应对环节:主动合规,化解风险

  • 摒弃侥幸心理:

 必须清醒认识到,在“金税四期”的大数据环境下,税务监管能力空前强大,任何隐匿收入的行为风险极高。

  • 关注政策优惠:

 国家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出台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起征点、所得税减免等)。合规经营、充分享受合法优惠才是正道,远比违法偷税更安全、更可持续。

  • 定期自查自纠:

 建议定期对自身的纳税情况进行自查,如发现遗漏或错误,应主动向税务机关报告并补缴,这有助于减轻可能的处罚。

总结:

“上某某服饰店”案例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税务监管已经无缝覆盖到线上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所有经营者而言,“合规”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经营方式。 企图通过隐匿收入偷逃税款,最终必将面临补税、高额滞纳金和罚款的沉重代价,得不偿失。


Copyright 2015-2023
山西扶摇而上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6409号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