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back

一纸通知,一个投入巨资的民企,在特许经营协议履行仅五年后,便被强行接管。

image.png

 招商引资:30年特许经营权的落地

故事始于2018年。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甘肃岷县人民政府与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简称“宏源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书》,授予其岷县城区为期30年的集中供热特许经营权。

image.png

协议签订后,宏源公司董事长张永带领团队陆续投入资金约3.7亿元,建设并更新了覆盖全城的供热管网40余公里,改造换热站20余座,基本保障了城区集中供热需求。

image.png

风波乍起:专项债引发的“三足鼎立”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为缓解后续资金压力,宏源公司曾希望申请政府专项债,但因民企身份受限未能成功。

然而,数月后,情况发生变化。据张永陈述,由岷县住建局和当地城投公司利用专项债资金,另行建设了新的锅炉设施。自此,城区供热形成了住建局、城投公司与宏源公司“三足鼎立” 的局面。张永认为,这使其独家经营权名存实亡

image.png

经营困境,亏损1.65亿与“人情暖”之困

与此同时,宏源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张永称,公司累计亏损高达1.65亿元

他将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市场煤、计划热”的价格倒挂问题,煤炭价格从签约时的580元/吨一度飙升至1900元/吨,而供热价格由政府定价,难以调整;二是收费难题,在3万多用户中,每年有超过1万户拖欠暖气费

更让企业感到无奈的是所谓的“人情暖”。公司负责人提供的一份名单显示,有近千户因“各种关系”打了招呼而难以正常收取费用,其中不乏一些公职人员。

强行接管,一纸律师函与程序合法性质疑

2023年,煤炭价格回落,企业刚现转机,一场变故突然降临。

image.png

2023年6月,岷县住建局通过律师事务所发出一纸律师函,称因宏源公司“负债高、投诉多”等,决定解除《特许经营协议》,收回经营权。一个月后,工作组正式进驻并接管了公司。

对此,有法律专家指出,特许经营协议属于行政协议,其解除应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以“律师函”形式进行,在法律程序上存在瑕疵,不具备行政决定的效力。

投诉率与接管动机各执一词

对于接管的理由,双方各执一词。

岷县住建局方面曾表示,宏源公司供热质量存在问题,近年收到群众投诉“100余件”。

张永则对此回应:“我们服务3万多名用户,100余件投诉在定西市23家供热公司中,投诉率排在倒数第二。若这样的服务水平仍算不合格,那整个定西市恐怕就没有合格的供热企业了。”

张永进一步质疑,接管的深层动机或与2020年申请的供热专项债有关。据他了解,相关审计报告指出,城投公司的专项债项目因自有资金未落实,存在形成“半拉子”工程的风险。“2023年正好到了开始还款的节点,接管我们已投入3.7亿的现成企业,或许是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

▌ 民企的困惑与期待

事发后,张永多方反映情况,但投诉材料经层层转办,最终又回到了被其投诉的岷县住建局。

“我们是老百姓啊,希望有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张永说。

截至发稿前,记者尝试就相关争议问题联系岷县有关部门,但未获得进一步回应。这场关于特许经营权的纠纷将如何落幕,我们将持续关注。



Copyright 2015-2023
山西扶摇而上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6409号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