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与阿里云携手共建人工智能通识课,将“AI+行业”课程与多学科真实产业案例深度融合,优化通识课程体系。
“AI+行业”课程,解锁无限可能
浙江大学与阿里云将围绕教育、法律、设计、金融、人文和艺术等多个重点学科方向,共同打造“AI+行业”通识课程体系。双方将深度融合真实产业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更能理解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与价值。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教育模式,将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微专业认证,为职业发展加码
在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方面,阿里云将开放其大模型认证课程资源,为浙大学生提供系统化、前沿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后,将有机会获得由阿里云与浙江大学共同颁发的专业认证证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认可,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拥有这样的认证无疑将为学生增加更多竞争力。
云服务赋能,实践出真知
为了满足校内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践的算力需求,阿里云将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智海科教平台提供云服务器、存储、AI算力等全方位服务。同时,通过阿里云高校用云支持计划“云工开物”,浙大每位在校学生都能获得计算资源和AI动手实验内容,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而是真正走进实践、走进未来。
产教融合,共筑育人共同体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表示,人工智能与各个学科的碰撞和融合,正在孕育全新的体系,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此次与阿里云的携手合作,是学校深化产教融汇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共同打造育人共同体,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产业需求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成为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智能体创新大赛,激发创新活力
未来,阿里云与浙江大学还将联合发起面向本科生的“智能体创新大赛”。依托阿里云天池大赛的丰富办赛经验与浙江大学在AI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双方将通过“以赛促教、以赛带建”的模式串联AI生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这一赛事的举办,无疑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全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育的顶尖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始终走在前列。目前,浙大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已有58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参加修读,其中九成以上为大一学生。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浙大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更为双方此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