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back
揭秘手机抽奖黑色产业链:日进斗金的消费欺诈陷阱
文章来源:阿里数字人才科创中心发布时间:2025-03-17 08:51:17浏览量:120次
(央视财经2025年3月15日深度调查)当电子发票开具成为消费标配,"诺诺网"等平台却将便民服务异化为敛财通道。记者暗访发现,一条以"虚假抽奖-强制跳转-连环扣费"为核心的黑色产业链正疯狂吞噬消费者钱包,日流水高达20亿元的暴利背后,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与技术欺诈。

一、强制跳转下的"中奖"迷局
在诺诺网开具发票时,页面突然跳转至抽奖转盘,100%中奖率弹出"200元话费券"礼包。记者充值后却陷入连环套:所谓话费券实为4000元充值门槛的"满减券包",且使用规则深埋于折叠条款中。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广告由兑捷网络设计,其负责人坦言:"开发票、快递面单等场景强制跳转已做到极致,用户防不胜防。"
二、沉默用户的"自动续费"陷阱

兑捷网络开发的"1分钱订阅"模式堪称吸金利器:首月1分钱诱导签约,次月凌晨2点自动扣取19.9元会员费。"扣费信息会被推送覆盖,80%用户根本注意不到。"该公司白酒业务同样暗藏玄机:标价398元的"免费领取"白酒,实际成本仅63元/箱,通过电话销售实施"二次开发",诱导消费者持续复购。
三、技术规避下的监管套利
面对支付通道封禁,商家竟通过劳务市场收购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单日消耗10本营业执照维持收款。"我们准备了上百本执照轮流使用,监管根本追不上。"诺禾网络负责人直言不讳。这种"打一枪换一炮"的游击战术,使得违法成本远低于非法获利。
四、法律边界与维权困境
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专家指出,此类行为已涉嫌多重违法:强制跳转侵犯选择权,模糊条款违反明码标价义务,自动续费涉嫌消费欺诈。但消费者往往因举证难、涉案金额小而放弃维权。据统计,相关投诉中仅12%进入司法程序,执行到位率不足5%。
五、数字时代的消费安全突围
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穿透式监管"行动,运用大数据追踪资金流与关联公司。技术专家建议建立"双确认"机制:关键交易需二次人脸识别或短信验证。法律界则呼吁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诱导性广告设计"的违法标准。这场发生在指尖的消费战争,暴露出数字经济治理的新盲区。当"中奖"按钮成为吸金陷阱,当技术便利沦为欺诈帮凶,守护数字消费安全已刻不容缓。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监管部门更需亮剑出鞘,方能斩断这只伸向钱包的黑手。